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澳門居民對軌道捷運系統深化研究方案的意見調查

雖然政府公佈的"澳門居民對軌道捷運系統深化研究方案的意見調查"引導性很強,但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有意義的數據.

在調查現時居民出行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受訪者中出行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巴士,佔38.7%,第二位是步行,佔24.67%.兩項相加約佔六成三,但政府對這主要交通模式沒有任何改善,聽任惡化.

為應付新交通法實施的龐大民意反彈,竟然拉東補西,倉卒將大量行人路改為電單車泊位,這是甚麼政府?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劉仕堯稱最遲十月份作總結公佈輕軌首期諮詢周日屆滿

華僑報 2007-08-30 澳聞 11

劉仕堯稱最遲十月份作總結公佈輕軌首期諮詢周日屆滿
~~~~~~~~~~~~~~~~~~~~~~~~~~~~~~~~~~~~~~~~~~~~~~~~~~~~~~~~~~


 【專訪】輕軌系統首期優化方案諮詢期將於下月二日屆滿,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稱,諮詢期完結後,將根據收集回來的意見再作分析,然後對方案作出合適的調整,最遲十月會得出總結,並向公眾公佈輕軌落實的具體方案。 捷運系統講解會昨日假工聯職業技術中學舉行,向近百名工會成員講解捷運系統路線,建造策略及其對社會帶來的收益等,場面熱鬧。

 面對經濟急速發展,旅客及車輛數量的不斷增加,政府計劃興建輕軌以紓緩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首期優化方案已於目前出台,而有關四十五天的推介諮詢期亦快將結束。

 劉仕堯表示,跟社團及業界已舉行了十多場的說明會,已收集了不少市民及專業人士對興建輕軌的意見,了解到不少居民期望第一期方案將輕軌延伸到西北區。。而有關諮詢期將於下月初屆滿,其後當局會將收集回來的意見再作分析,並會對方案作出合適的調整,最遲十月會得出總結,並向外界公佈輕軌落實的具體方案。

 劉仕堯表示,目前本澳車輛數量日漸增多,令交通擠塞問題逐漸嚴重,有見及此,政府計劃興建輕軌以紓緩這項備受詬病的問題。

 第一期輕軌站點大多集中於人流眾多的地區,第二期建造的車站則途經內港,沙梨頭及筷子基等路線,劉仕堯稱,不少居民期望能盡快將輕軌延伸至西北區,雖然不能同時進行兩期輕軌建造的工程,但亦爭取於第一期工程期間,將輕軌延伸至青洲,筷子基等西北區。

 劉仕堯指出,輕軌需配合其他公共交通,才能真正完善本澳的交通設施,研究公交接駁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政府明年會作詳細的可行性研究,並提出方案讓公眾作討論。
 推介會上,不少市民關注捷運興建期間對道路所構成的壓力及噪音等問題,亦有出席者表示為方便於娛樂場工作的市民,建議捷運廿四小時營運。

吳國昌促籌建巴士捷運

正報 2007-08-27 P04

吳國昌促籌建巴士捷運
~~~~~~~~~~~~~~~~~~~~~~~~~~~~~~~~~~~~~~~~~~~~~~~~~~~~~~~~~~


【特訊】立法會議員吳國昌提質詢促監管改進巴士服務籌建巴士捷運,其書面質詢內容如下:

「特區政府與巴士公司計劃推出夜間巴士服務,引起公眾關注,但特區政府監管推動特許經營的公共交通服務尚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卻進展緩慢。政府施政方針提出的公交優先策略 ,至今連在市內劃定主要幹道為公車專用道也未有實質進展,建立巴士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更顯得遙不可及。因此,公車混在擠滿私家車的道路上兜路接客,形成巴士多上車難的怪象多年來未有解決。

本人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尋找切實負社會責任的,具公信力的特許經營者合作,方可能建立讓巴士服務享用優先路權的巴士捷運系統。可是,兩家巴士公司主要股東獲政府批地轉用途的厚利 未獲政府監督回注巴士公司,又造成巴士公司表面上盈利不豐,員工工作條件不獲改善的現象。巴士司機工作時間沒有保障,連上下班往返離島取車交車也不當作工作時間,長期遭受 剝削 ,間接影響公車乘客安全。在此情況下推行夜間巴士服務,將可能加劇現存矛盾。為此,本人就特區政府監管推動特許經營的公共交通服務方面,提出下列質詢:

一、 特區政府與巴士公司計劃推出夜間巴士服務的同時,特區政府是否有能力先確切保?巴士司機的工作時間,把連上下班往返離島取車交車也不當作工作時間等長期遭受剝削的現象徹底取締,以免最終威脅公車乘客安全?

二、 特區政府是否有能力在今年內在市內劃定主要幹道為公車專用道以體現公交優先,以及著手籌劃特區的巴士捷運系統?

三、 特區政府在處理兩巴特許經營續期前,是否有能力協調促使兩家巴士公司主要股東把獲政府將原巴士總站用地批轉用途的厚利回注巴士公司,以扭轉巴士公司表面上盈利不豐,員工工作條件不獲改善的現象?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議員 吳國昌 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質詢捷運七宗罪

訊報 2007-08-24 04 黃東天地 黃東

質詢捷運七宗罪
~~~~~~~~~~~~~~~~~~~~~~~~~~~~~~~~~~~~~~~~~~~~~~~~~~~~~~~~~~


 興建高架捷運可以接受捷運系統的四十五天諮詢期快將屆滿,但至今官民雙方仍未取得廣泛共識。應當肯定的是這次諮詢終於在建與不建和採用甚麼系統方面大致取得一致意見,目前絕大多數市民已同意公交系統中引入捷運,而且多數人承認高架(架空)方式乃澳門可見將來唯一能採用的合理模式。(本版按:請問如此判斷的依據何在?)對比之前兩次諮詢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其成績來之不易,個別人士不應在上述大方向上以偏概全,全盤否定上述成果,否則只會浪費公帑,重蹈皇后碼頭事件中那些偏激保育派的覆轍而已,於己於澳皆無益處。

之不過在認同大方向的同時,並不等於我們對捷運方案細節也照單全收,不再向政府提出民間的不同意見和質詢。細節越來越決定成敗,回顧古今中外歷史都不乏鮮明的例子,尤其是處理市政民生問題經常好心做壞事,做事粗枝大葉的特區政府,往往就栽在細節上,正如重整後的祐漢公園就是粗糙的典型。由此可知有關部門在大範圍的城市規劃固然不學無術,但在細節的城市設計方面往往亦功敗垂成,有時真是感到宏圖大計反不及小眉小眼實在。因此我們不得不防有史以來投資最龐大的捷運系統,會再次因為一些現在可能看似是細節的小問題而浪費公帑,粗略一算,這些小眉小眼的小兒科大概可歸納為七宗罪。

不大幅降低機動車輛增長?

當局這兩年經常把「公交優先」、「以民為本」掛在口邊,然而從施政上卻只見到相反的情況。哪有一個地方一面推行公交優先,另一方面卻高喊不限制機動車輛增長之理?能夠同病相憐的大概只有首都北京,後者作為一國之都、國際超級大城市,還有點可商議之處,但彈丸之地的澳門有何資格走這條死路?北京現在每日新增千餘輛汽車,即使道路越建越多,地鐵越建越長,結果無論交通擠塞和空氣污染依然持續惡化。然而近期(可能)參考新加坡實施單雙日錯開行車,令汽車數量急降一半,情況馬上立竿見影。

澳門道路更少,車位緊缺,即使學習北京和獅城情況也未必能大幅改善交通,所以制止車輛無限制增長乃必由之路。內地交通規劃研究證明,只有機動車輛出行成本越高,軌道交通的成效才會真正顯現出來。同時如果公交與私家車平行發展,結果只會令政府一方面要為公交投入巨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持續修建新路滿足私家車急劇增長,最後不但無助於解決擠塞,而且會變成惡性循環。因此這種精神分裂的政策必須盡快終止,才有條件發展公交優先,才能集中全力建好捷運,否則只能多隻香爐多隻鬼,成效不大甚至更差。買車是人權,難道無車就沒有人權嗎?期望當局首先應對這一「細節」大徹大悟,否則兇多吉少。

「部份工期」乃緩兵之計?

今次捷運優化方案民間取得最大的共識,就是要求政府能把原定視作二期工程的青洲筷子基納入明年動工的首期工程,無奈政府一直對坊間這一強烈意願和欣切期望採取模糊化的拖延政策。直至日前劉司長才在專業推介說明會上,透露假如經過可行性研究,確認一些地方技術上可行,以及在現有道路網可承受範圍之內,第二期部分站台特別是可與首期路線連接起來的,將爭取在首期落成之前提前興建。另外還披露了將研究內港線和準備在媽閣船塢設站。

這是目前為止官方最權威的路線修正意向,然而仔細嘴嚼其談話,不禁令人聯想到這是否為配合諮詢期將結束,快刀斬亂麻的緩兵之計。首先最奇怪的,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竟然是分段進行,假如真是這樣將來每期工程能否順利銜接實在不無疑問,工程可以分段,但研究豈能不作整體思考?沒有通盤整體的系統思維,其成效必然不高,將來建造的成果就很有機會變成惡果,劉司長的話真可謂一葉知秋!以這樣的水平「研究」、「確認」、再加上「假如」、「不敢」、「爭取」不難發現所謂爭取在首期落成前提前興建工程之說,是虛放一槍的掩眼法而已,各位市民宜放長雙眼,不宜盲目樂觀,因為可能政府的做法其實根本沒有改變,變的只是口才。

早前地產發展商會副會長吳利勳說得非常好,政府這種「逐段切香腸」建造方式,完全未見全盤整體規劃,………絕大多數舊城區範圍都被納入遙遙無期的二三期設想中,本澳居民受惠不多。他與筆者同一見解,認為反而應先建設從關閘開始,經筷子基、提督馬路、青洲等澳門半島西北線,以盤活舊區,改善交通,希望政務實地認真研究這一建議。

成本核算有多準?按照官方宣傳資料上所介紹,按照去年物價指數計算的系統建造成本,第一期總造價合計四十二億元。然而非常令人遺憾的是今年首季物價指數已經公佈,如果資料上的統計數據來不及更新的話,那麼劉司長日前出席說明會便應該主動更正一下,可惜我們目前仍不知最新的靜態投資額已增加若干億元。

與此相關的,是靜態投資四十二億元中,包含廿七億系統連車輛物料的成本,這一數字自然也隨著通脹率水漲船高。筆者之前曾強烈質疑,若非早已鎖定某一型號 車輛,根本無法估算出是廿七億元,蓋膠輪捷運不同廠商的產品差異甚大。劉司長在說明會中,同樣沒有對此加以說明,頗有越說越不明之感,使人更加滿腹疑團。本澳公共工程超支乃家常便飯,假如在成本核算上繼續黑箱作業,到竣工時隨時可能發現用去八十四億也不稀奇,加上難以預測的外圍經濟因素,以及不可盡信的收支預測,介時捷運會否變成金元黑洞和吞金怪獸值得警愓。透明度和公眾參與不足

當局公開的資料經過幾次諮詢依然過於簡單,很多必要的資料數字皆付之厥如,從而令外界覺得無論可行性、工程難度、交通預測、環保、路線、成本、車型選擇大部份都無法獲悉或太粗糙。這就很難怪市民認為當局透明度低,有黑箱作業的疑慮,要澄清事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能令公眾參與決策。

可惜政府一向視公眾參與是洪水猛獸,有如熱面孔貼上冷屁股不受歡迎。例如日前劉司長公開說,第二期的西北內港線確實要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後,才可確定站台的位置,然後再諮詢社會意見。這其實又是一條本末倒置的路線圖,為甚麼當局不可能在廣泛徵集社會意見的基礎上,才確定站台的位置並完成可行性研究呢?枉我們經常說與國際接軌,事實卻是反其道而行之,看看你們能奈我何?搞乜「軌」唔用單軌

筆者一再強烈反對政府張冠李戴,繼續亂用「輕軌」一詞,把無軌(鬼)說成有軌(鬼)乃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特區政府偉大發明。除了符合當局虛則實之施政理念,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覺外,誤導五十萬人為政府的錯誤背書,絕對有機會在不久將來榮登國際交通界大笑話。從日前劉司長和其他官員種種跡象觀之,當局已決定死不悔改,洗腦式向市民灌輸「輕軌」一詞,箇中原因值得追究。早在政府公佈諮詢方案前,建築師協會已率先發表真正的單軌方案並受到廣泛支持,被認為比政府選定的膠輪捷運各方面都更具優勢,可惜當局好像有既定車型堅拒接納。正如地產發展商會副會長吳利勳所言,單軌方案更符合澳門的實際需要,而且各國經驗亦顯示發生意外的機會很低。事實上目前已有五種方法解決安全問題,政府的論據早已過時和站不住腳。

堅決要求延長諮詢
政府一直以今次諮詢方案乃上次的修改和延續為由,拒不接納民間要延長諮詢的呼聲,但從以上六點可知延長時間釋除上述疑慮才是當務之急,倉猝上馬後果可能不妙,也看不出延長諮詢對工程會帶來甚麼延誤。正如吳利勳所言,四十五天諮詢期實在太短,若設九十天更能符合施政為民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要旨。希望當局不要忠言逆耳了。 □ 黃東 

捨本逐末的澳門輕軌計畫

訊報 2007-08-24 06 讀者來函 王松

捨本逐末的澳門輕軌計畫
~~~~~~~~~~~~~~~~~~~~~~~~~~~~~~~~~~~~~~~~~~~~~~~~~~~~~~~~~~


  「高架輕軌」恐淪為「政績工程」就城市規劃之角度而言,中小企業協進會日前提出關於輕軌之言論極之有理。澳門目前的交通癥結,在於私人車輛數目不斷飆長,公共汽車的服務品質卻日益低落,缺乏整體城市規劃與交通長遠發展政策。然而運輸工務司卻一再聲稱政府無意制訂總體城規與車輛總量管制,卻又無法提出具說服力之理據。如今政府在未有全盤交通規劃和城市總體規畫下,匆忙興建一條走城市外圍的高架輕軌,顯然是捨本逐末、腳痛醫頭之舉。如此草率恐只會虛耗社會成本。此屇政府任期只剩兩年多,應考慮到重大計畫的連貫性,以及政策的延續性。何不先以任期最後兩年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並以此作為基礎,同時認真研究適合澳門的大眾運輸系統模式,並以「整體規劃,分期施工」為原則,而非目前的「等第一期先施工後再考慮下一期」的做法。詳細規劃做好了,也大可交給下屇政府分期落實,無須急於一時,讓市民覺得政府是在「趕政績」。如果在第二,三期都還充滿未知數時,第一期就匆忙「上馬」,是典型「政績工程」的思考模式。

無整體規劃急於上馬不負責任

政府實應善用最後兩年任期,馬上著手制訂控制車輛之政策和大力改善巴士服務。中小企業協進會主張之公車捷運系統或稱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是可行性很高的建議。其運量大,造價低廉,施工期短,更可彈性調整路線的優點,是其被全球不同城市廣泛使用之原因。如規劃得宜,與其它運輸系統搭配得當,相信成效當將非常顯著。一個城市到底需要什麼大眾運輸系統,是須要有足夠時間去研究和論証的,不是一味趕。世界上許多大城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均花上十年至十五年時間去研究、規劃、論証,修改,然後才會分期分區執行。政府在目前的計畫仍存在諸多問題時,就匆忙上馬,其產生之不確定性與風險,是否要由廣大市民與下屇政府承受?

「可服務二十萬市民」之說不科學

建設辦提出所謂的「深化方案」也仍是問題多多。首先,路線之合理性與認受性固然最令市民不信服。其「七成市民支持建捷運」(問卷並未說明該七成市民是支持哪一種捷運)之問卷結果,其可信性更一直讓社會存疑,卻遲遲未見政府信守承諾,公佈該問卷的詳細內容。然而,就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建設辦「走外圍卻又可服務二十萬居民」之說辭,實在是有違常理,更經不起科學論証,有誤導甚至欺騙市民之嫌。根據交通規劃理論,有多少居民在輕軌涵蓋範圍內,與這些居民願不願意,會不會,或能不能運用此系統,是完全兩回事。例如,筆者家住關閘,每天須通勤至水坑尾上班,住家雖位於輕軌服務範圍內,但由於輕軌只走外圍,本人並無法以輕軌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換句話說,筆者雖家住輕軌涵蓋範圍內,但其卻不能對本人提供有效之服務。由此可知,涵蓋範圍只是說明一種服務範圍或距離概念,並非所有家住此範圍內的居民都能被服務到,而端視居民日常通勤之目的地,是否與捷運路線吻合。如日常目的地與路線不符,就算在涵蓋範圍內,也無任何意義。運輸工務司以「涵蓋範圍」推演出「可服務四成市民(二十萬市民)」是明顯違反常理,違反科學,更讓人感到有刻意欺騙之嫌,亦令人對該部門之專業能力產生高度懷疑。可以想像,此外圍線如建成,恐怕只有少數須到沿線賭場或酒店上班之居民才會搭乘此輕軌,其餘大部分搭乘者恐仍為遊客或賭客。

「賭場專線」難成公交「骨幹」

由於建設辦仍堅持輕軌第一期只走城市外圍,路線之規劃仍以旅客,遊客,以及住在東北區在沿捷運線上班之市民或外勞為主,是條典型的「賭場專線」,固「服務市民」明顯只是附加價值。因而政府宣稱「以架空輕軌為骨幹,巴士、的士為輔助,以及自動行人步行系統組成的立體交通模式」之構想恐怕不會實現。因為一條走外圍的輕軌路線,絕對無法成為一個交通系統中之「骨幹」,加上沒有整體規劃方案,第二、三期研究又遙遙無期,在仍無法作整體效能推估的前題下,政府又如何能推理出「架空輕軌為骨幹」?花費巨資後,澳門的交通恐怕會不是「巴士為主,輕軌為輔」,更可能形成民間所謂「遊客搭輕軌,草根市民繼續迫巴士」的不合理、不公平現象。

南灣湖水岸景觀將被破壞殆盡

至於建設辦宣稱高架輕軌對南灣湖畔、政府總部,以及媽閣廟世遺景觀均無影響,筆者以為是典型自欺欺人的說辭。試想一條寬八公尺,支柱密集,且柱粗達 1.5公尺以上的鋼筋水泥大型雙向高架軌道,會對周邊景觀沒有負面影響?可以想像,屇時南灣湖畔優美的水岸休憩空間與綠化景觀,將被此一高架水泥軌道破壞殆盡,值得嗎?澳門讓人懷念的城市特質剩下什麼?輕軌為何非要走如此敏感的南灣大馬路湖畔不可?重大工程四十五天諮詢期非常不合理

政府漠視廣大市民及社會團體之合理要求,堅持諮詢期維持四十五天,其反民主與強硬的官僚作風,在文明社會實屬罕見,讓對劉仕堯司長仍存有一絲改革幻想之市民徹底失望。對此一影響澳門未來發展甚鉅之重大工程,理應有更長的公共辯論時間,再多三個月都不算長,限定只有四十五天根本亳無道理。其「一味趕」的態度,焉有不讓廣大市民產生「趕政績」之感覺?而未經充分論証即倉促上馬,又如何避免重滔重大公共工程經常規劃設計失當,與拆拆改改之覆轍?出了問題是否又得由廣大市民和下屇政府來承受?

資深城市規劃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城市規劃碩士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 王松

梁文耀認輕軌車站上應設便民設施對逃生設備應深入研究

政府實在需要多一些這種人,那澳門就可以一直可持續發展下去,直到永遠.

梁文耀稱,興建捷運可紓緩本澳的交通壓力,並可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建築置業商會理事長劉永誠表示,輕軌採取架空系統的設計,不少地區亦將用此設計方法,故建造技術已相當成熟,相信本澳興建輕軌時亦不會出現太大的技術性問題。


華僑報 2007-08-22 澳聞 11

梁文耀認輕軌車站上應設便民設施對逃生設備應深入研究
~~~~~~~~~~~~~~~~~~~~~~~~~~~~~~~~~~~~~~~~~~~~~~~~~~~~~~~~~~


 【專訪】工程師學會會長梁文耀稱,興建捷運可紓緩本澳的交通壓力,並期望於車站周邊環境做好綠化工作,在車站上設便民設施,同時建議政府對輕軌發生意外時的逃生設備及疏散速度等作深入的研究。 昨日建設發展辦公室邀請建築置業商會、建造商會、建築師協會、工程師學會及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出席假文化中心藝術博物館會議廳舉行之輕軌優化方案系列推介說明會,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亦出席向業界介紹有關輕軌方案。

 首期輕軌系統全長約二十公里,共廿三個車站,覆蓋主要口岸、旅遊區、住宅區及商業區,採取架空系統設計,為市民提供可靠、安全、舒適度高的公共運輸服務,亦可紓緩目前本澳的道路網壓力,第一期輕軌總造價約為四十二億澳門元。

 建築置業商會理事長劉永誠表示,首期的輕軌方案以優化及改善本澳交通問題為定位,且路線覆蓋率相當高,故贊成該方案的內容,並期望早日落實。

 他認為本澳街道狹窄,輕軌施工期間可能會對市民造成影響,同時,輕軌採取架空系統的設計,不少地區亦將用此設計方法,故建造技術已相當成熟,相信本澳興建輕軌時亦不會出現太大的技術性問題。

 梁文耀稱,興建捷運可紓緩本澳的交通壓力,並可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他期望於車站的周邊環境做好綠化工作,並在車站上設一些便民設施,如雜誌攤檔。同時建議政府對輕軌發生故障或意外時的逃生設備及疏散速度筆情況作深入的研究,以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亦有出席者稱,興建捷運對改善本澳交通擠塞問題及提升城市形象有正面影響。鑑於輕軌路線進入舊區,故首期輕軌系統方案已符合環城的要求。

 面對旅客的增長及車輛數量不斷增加,興建捷運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劉仕堯表示,興建捷運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若市民為了方便,出入時亦只駕駛私家車,這同樣無助改善空氣質素。

 對於有指輕軌覆蓋範圍不足,站點選擇亦欠妥善,劉仕堯稱,站點設置不單考慮某一方面,亦需顧及人流,交通接駁等問題,同時,輕軌設計亦要做到減少破壞世遺景點,在各方達致最佳效果。
 他又指出,首期輕軌工程會分成不同路段,讓建築商投標興建。◇

中小企促進會反對興建輕軌建議改善巴士系統或建公車捷運

新華澳報 2007-08-16 01 頭條

中小企促進會反對興建輕軌建議改善巴士系統或建公車捷運
~~~~~~~~~~~~~~~~~~~~~~~~~~~~~~~~~~~~~~~~~~~~~~~~~~~~~~~~~~


  【本報訊】澳門中小企業促進會就澳門即將興建輕軌系統提出建議,指澳門當前不適合興建昂貴的輕軌系統,而應當將公帑用於改善本澳門巴士交通系統和興建大量停車場,並建議政府興建公車捷運系統。 指澳門不宜建輕軌

澳門中小企業促進會就政府決定興建捷運系統提出意見。該會理事長區宗傑說,中小企業促進會會員積極討論和研究後,質疑興建輕軌的可行性。

區宗傑指出,促進會要求政府提供澳門大學關於興建輕軌系統的調查報告,讓市民清楚了解調查內容。促進會強調興建輕軌在未來四年內重大工程會不斷影響交通和擾亂居民生活,希望政府慎重考慮。促進會質疑輕軌系統建立後是否真正能緩解本澳交通壓力、提升本澳的接待能力以及提高居民生活素質,希望當局詳細說明。興建輕軌是否考慮本澳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政府指該系統可以促進珠三角的融合,體現在何處?促進會還指出昂貴的輕軌系統有可能進一步影響本澳的通脹率。當前巴士運營存在很大問題,市民並非都願意步行十五分鐘前往輕軌站乘車,澳門大學一千多份的合格調查問卷,不能代表五十萬澳門居民的意願。 輕軌建成後要引進大量外勞,面對這個敏感問題當局需仔細考慮。更讓人質疑的是,首期輕軌站經過大多博彩娛樂區,輕軌將成為博彩業的最大受益者,面對本澳門未來需要多元發展的前提下,必有爭論。而輕軌的二三期的建設,將進入舊區,保護舊區和同時興建輕軌是否可行,令人質疑。現時澳門消費水準較高,建設輕軌耗費巨大,未必是建設輕軌的最佳時期,興許可以多年後再考慮,當前需要急需解決的是方便大眾的巴士問題。

  區宗傑表示,促進會認為澳門現不具備成熟條件興建輕軌系統。促進會認為,雖然當局參觀國外類似城市的輕軌系統,但是未必適合澳門現狀。澳門現時交通壓力主要在於巴士營運的合理性以及停車場不足問題,不少博彩公司付費動用巴士公司接送其員工,令市民搭車難的問題越趨嚴重。促進會認為,當局應採用更適合的交通系統解決本澳門交通問題,免令市民忍受長達4年大型交通工程的滋擾,以及避免浪費公帑。

  力推公車捷運系統

區宗傑表示,促進會建議政府建立公車捷運系統,這個系統縮寫為BRT,是現代巴士技術,在全國多個城市成功使用,通過城市道路設置巴士專用道,配合智慧交通系統技術,採用軌道交通的營運管理模式,實現輕軌交通服務水準的新型公共運輸方式。

促進會希望政府重新規劃現今道路,將狹窄的道路全部改成雙線單行,合理規劃巴士路線,減少路線重疊和兜圈,限制私人車輛數目的增加。

區宗傑表示,這是促進會目前想到比較合理的方法解決澳門的交通問題,但對耗資巨大的輕軌系統,他們更願意推選BRT。

  公帑應用於發展和改革

  區宗傑表示,希望政府可考慮把資金投放在更迫切且有利於廣大市民的用途上,比如投放在市區道路重建計畫中,政府可儘量收回私人樓宇及土地,興建更多停車場。

  促進會建議政府組建政府控股的投資公司,把資金投放到高發展潛力的產業當中,同時讓本澳門多元化發展,穩定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促進會又建議政府將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完善公務員制度上,令全澳市民的公僕能清晰路向,穩定軍心,更好為市民著想,為市民出力。政府更能把精力和時間用於法制發展、制度改革和廉政建設等。
如果促進會的意見未被政府採納,區宗傑表示輕軌系統經過五年的諮詢,體現了政府的誠意,但是促進會會員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努力,提供了以上意見,如果政府不願意接納,作為百姓組織也只能歎無奈,若政府興建輕軌系統勢在必行,也希望能著力改善本澳其他交通運營環境,興建更多停車場等設施。

政府推輕軌方案互動環節弱 論證評估數據不足夠令人疑

華僑報 2007-07-24 澳聞 14 特稿 悟塵

政府推輕軌方案互動環節弱 論證評估數據不足夠令人疑
~~~~~~~~~~~~~~~~~~~~~~~~~~~~~~~~~~~~~~~~~~~~~~~~~~~~~~~~~~


 政府正積極推介輕軌優化方案,不過推銷手法卻予人有「硬銷」的感覺,而當中值得關注的,一是所謂的諮詢仍是側重於政府單向推介,而政府與市民互動討論內涵就甚弱;二是政府在提供論證評估的數據不足夠,譬如,昨天在記者追問下,運輸工務司長劉仕堯卻無法提供具體的環評資料。

 毫無疑問,本澳必須採取有效策略解決交通問題,這是關乎市民和遊客的切身需求,以至與澳門特區可否持續發展攸關,而興建輕軌或許是其中有效舉措,這當中除了本澳內部交通需要外,還有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區域聯繫的通道問題,事實上,珠三角城際快線的建設正在熱火朝天,澳門必須緊密與內地聯繫,交通是至為重要一環。

 顯然,相信許多市民都認同有建輕軌的需要,但同時亦有不少疑慮,畢竟這是澳門大型基建。因此,政府在遊說工作上更要面向公眾,而不只是著重於與團體的座談會,因為參與社團的只是小部分市民,更多市民不但要知道輕軌內容,亦應有渠道使他們很方便地表達意見。

 劉仕堯昨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會做輕軌方案的效果圖,又承諾在輕軌工程進行時盡量不砍樹,但當然不可能一棵都不砍,且對於有保存價值但要移走的樹會移到其他地方種植。然而,對於政府會否採用公眾說明會一類方法,劉仕堯就無答案。

 有市民邱先生來信報館,對輕軌方案是提出了五點疑問,其中就提出有何途徑供市民直接表達意見的機會,他指出,「不論捷運系統以何種形式設置及運作,全澳每一名市民都有機會成為捷運的乘客,若要推行一套符合公眾所需的大型集體運輸系統,就必須聽取未來使用者的意見及憂慮。儘管建設辦公室於去年十二月份選擇在上班日子為邀請界別舉辦說明會,但當局至今仍欠市民一個直接表達意見的機會。當局於廣場及公園設置的展示版只可視作單向式的推廣,並未能達到具問答性(一問一答)的諮詢層面。據了解,眾多市民亦想知道當局會否在諮詢期內的週末到各社區舉辦面對面方式的說明會?通過公眾說明會及雙方的互動,一方面可即時回應市民逼切的顧慮,另一方面可令市民對建設發展辦公室的部署增加信心及認受性。不知當局對這個有利而無害的建議有如何看法?」◇  本報記者 悟塵

運輸基建辦公室官方網站資料http://www.git.gov.mo/tc/aboutus.asp

運輸基建辦公室官方網站資料http://www.git.gov.mo/tc/aboutus.asp
2009輕軌捷運集體運輸系統首期方案